水耕&魚菜共生大哉問:常見問題與迷思破解
水耕和魚菜共生都是近年台灣非常流行的主題,從一開始各家廠商大規模投資的植物工廠到現在社區、家庭式自給自足的小菜園,都看的到兩者的蹤影。
同樣是無土栽培的兩個系統,有著非常多的相似處,也有許多關鍵性的差異,有些人藉著這些差異將兩種系統分化,塑造成完全不同形象的農法,藉由這種方式來凸顯自己的特色。
但也有一些人同時看見了兩者的優點和缺點,在不同的需求下互相補足,達到最好的效果。
OnHydroponics夯水耕這次邀請到兩個領域的創辦人: 台灣水耕發展有限公司的 黃皓(Robert) 與 魚菜創造家的 魏得軒(Frank)
透過兩人在水耕及魚菜共生的專業知識、實作經驗以及對市場的觀察,帶大家了解兩種農法的優缺點及未來的發展性。
Q:水耕跟魚菜共生有什麼差別?
Robert:兩者在種植方式上有很多共通之處,基本上來說差別在於水耕是用人工調配的(有機或無機)營養液來提供植物所需的養份,而魚菜共生是用魚類或其他水生動物的排泄物經過微生物轉化出來產生的營養。
Frank:魚菜共生是個生物之間互利循環的系統,它不僅能有植物產出,同時還可有魚可收成,提供人們動物性蛋白質來源。比起水耕系統而言,更接近於一個微型生態系統。
Q:水耕跟魚菜共生哪一種較能提供準確的養份給植物?
Robert:水耕。因為水耕透過控制營養液的供給比例和時段,可以正確的補充植物所需的養份。
Frank:我也認為是水耕,因為一般魚菜共生系統比較難為單一種作物的需求去做水質和NPK調整,太急促的調整可能會使魚感到緊迫。
Q:水耕有什麼好處?
Robert:
- 用水耕的方式的話,營養液可以透過水經由根部很快的讓植物吸收,植物生長效果反應會很快。
- 可配合作物的生長階段來調整養液配方。
- 準確且簡單的栽培方式,不須擔心土壤內的重金屬與農藥殘留,以及土壤帶來的病蟲害問題。
- 非常省水、省電、省勞力。
Q:水耕系統與魚菜共生系統,哪一種比較好?
Robert:兩種方式都是藉由水提供養份給植物,並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要看市場需求及價格是否能讓消費者接受,進而支持一個更永續的生產方式。魚菜共生系統較水耕系統貴且設計較為複雜,因為除了要養魚,還要有適當的過濾設備來使魚的排泄物轉化成養份給植物,而水耕的系統只要加入營養液,就能提供植物所需的養份。
Frank:這個問題有許多回答的面向,要看你想做水耕或魚菜共生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你希望能夠提供家人或社區更多的在地新鮮食材與生態教育,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為Off-Grid自給自足的人,魚菜共生會是很好的選擇。但如果是考慮商業上的投資,你一定要先做好市場調查與相關的準備,因為魚菜共生在生產上的風險較水耕為高,因為包含了水產養殖的技術,控管的難度也相對較高,但有些時候,高風險也意謂著更高的利潤,前提是你做得夠好。
Q:是什麼原因讓魚菜共生系統在台灣能普遍被接受?
Frank:因為過去幾年接連爆發的各種食安問題,造成市場對安心食材的強勁需求,而魚菜共生的引入正好搭上了這個時機點,人們普遍追求更自然的生活方式,也認為魚菜共生能以對環境友善的方式養殖魚並生產蔬菜,沒有食安及環保疑慮。同時魚菜共生系統所需的硬體設備如養殖桶、馬達、水管以及栽培介質等都很容易購得,同好之間又樂於交流分享,於是許多地方都興起了DIY都市農耕自己種菜自己吃的熱潮。
Q:在台灣或大陸,水耕及魚菜共生的未來發展為何?
Robert:我相信台灣的市場會愈來愈成熟,消費者會愈來愈瞭解水耕的好處還有水耕的產品及種植方法,未來水耕的市場會像美國或其他國家一樣,傾向於大眾化的DIY模式,且會發展成愈來愈多的作物都能以水耕方式種植,且水耕的產品和品質也會越趨專業成熟,能讓消費者普遍接受的程度。
Frank:在土耕慣行農法逐漸失去市場與從業人員的趨勢下,魚菜共生和水耕必定會成為能抵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替代生產方式。如果魚菜和水耕的相對成本及產品售價都能進一步下降的話,普及率便可在10年內成指數倍增長。
Q:有機養液跟化學養液的差別在哪?
Robert:
- 有機養液需經過益生菌產生作用將有機質轉化成無機離子形態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化學養液在生產出來時便已經是離子形態,可直接被根系吸收。
- 有機養液需要靠菌的轉化過程,每個廠商都無法完全控制轉化的過程,所以不能確定最終的成份和穩定度。化學養液每一批品質和成份都是精準一致的,且可經過品管驗證。
- 有機養液由於菌及原料的不同,在加上存放環境與氣候條件的差異,很難控制其氮磷鉀的比率。化學養液因為化學成份穩定,製程也有完整規範,所以最終的產品營養液也很穩定,可以清楚得知當中所含的氮磷鉀各是多少,且能根據植物所需要的養份,直接加入在營養液中。
- 有機養液可能需要其他的方式來調整它的酸鹼度。化學養液的酸鹼度己調好到最適合植物的5.2~6.5。
Q:常有人提到營養液的化學物質會影響生態環境,造成環境污染,請問關於這論點是對的嗎?
Robert:養液內所有的成份來源都是無毒的天然礦物,都是生物所需要的元素,這些化學物質本身都並無害,問題在於那些排放出廢棄養液的濃度。每個水耕種植者都可以用一些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 做到精準施肥。測量EC、pH等,甚至定期把水質送驗做營養鹽的成份分析,以得知哪些特定的養分不足,做針對性的補充,以減少排放剩餘養液的機會。
- 過濾使用過的養液,或加進園藝植物的土壤裡做二度利用。
Q:有人說水耕營養液是化學調配品,是否會影響植物化學殘留及影響身體健康?
Robert:所有的肥料都是化學調製品,不只是水耕的營養液。所以如果你真的擔心化學殘留和身體健康,反倒該在意土壤裡累積的重金屬污染。再者,不論肥料的原料是從何處取得,它都是化學成份,再搭配其他的礦物質調配出氮磷鉀等成份。而調配出的N.P.K比例和純度,就要看製作工廠或是製作的人是使用何種來源,所以我們一般建議消費者,要使用經過政府認證及檢驗合格的營養液,而不要貪便宜使用不明來源的營養液或依照非專業人士的建議去化工行買原料來自行調製。
Q:有人說,水耕蔬菜因為是用水種的,所以營養價值未知,請問水耕蔬菜,含有跟土耕蔬菜一樣的營養價值嗎?
Robert:一樣,而且可能會含有更高的營養價值,因為水耕可以精確提供植物所需的各種營養份,還能依照需要去提高特定作物(藥用植物)內的特定化學營養成份。
Q:水耕與魚菜共生的病蟲害處裡的方式是否有不同?
Frank:魚菜共生做並病蟲防治時比較要考慮到魚類與微生物的耐受度,例如油性或刺激性的防蟲噴劑在使用上較特別注意避免接觸到系統水體,例如油類不僅會傷害魚的鰓,更會覆蓋住水面影響水體的氧氣交換律。另外還要小心任何會使pH值劇烈變化的措施,總的來說,魚菜共生最好選用長效、緩和的生物及物理防治方式。水耕栽培因為不用考慮到魚和微生物,顧慮則會相對少一些。
Q:魚菜共生可以通過有機認證嗎?
Frank:在台灣目前是肯定不行,主要原因是魚菜共生是無土栽培法,而台灣的有機主管機關則認定必須是土壤種植出的作物才能符合有機的定義。但就算是在美國,現在的魚菜共生農場即使投入的是有機魚飼料,生產過程也嚴格遵循不使用化學農藥、化學肥料、動物用藥品或其他化學品,也不一定能夠獲得有機認證,USDA美國農業部對於是否開放魚菜共生及水耕加入有機認證也仍舉棋不定,目前也僅有及少數的魚菜共生農場拿到有機認證,但都只是試驗性質的特例支持。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可以讀一讀這一篇:爭鋒相對:水耕vs.土耕,關於有機認證的辯證
Q:為何你選擇水耕而不是魚菜共生(to Robert)
Robert:我最初的目的是提供消費者最安全、簡單且便宜的糧食生產方式,我相信如能正確地使用水耕的技術,可以達到這一目的。我並不排斥(Against)魚菜共生,只是我觀察台灣對於魚的需求大部分都還是靠捕撈來滿足,我不認為養殖出來的淡水魚能在合理的利潤下被廣泛接受,而魚菜共生應該是以魚的獲利為主,如果消費者對於你的魚興趣缺缺,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義了。
Q:為何你選擇魚菜共生而不是水耕(to Frank)
Frank:我是因為興趣而先開始接觸魚菜共生的,雖然水耕、植物工廠更早以前就聽過也消費過,但並沒有引起我的興趣。魚菜共生好像有種說不上來的神奇魔力,從組裝系統、養水到第一次收成,每一步都有獨特的成就感逐漸累積。系統就是一個有生命的獨特存在,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它的成果總會給你意外的驚喜。另外從市場上考量,魚菜共生對於水族市場相對成熟的台灣而言是相對自然且生活化的選擇,藉由微生物的作用和植物淨化魚池水質,讓民眾更願意在生活空間裡去建立一個永續的生態系統。
透過以上的問答,相信各位讀者對於水耕及於菜共生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尤其是兩者之間的差異以及目前市場上對兩者的誤解或盲點,Robert和Frank都為我們做了解答。
這樣的討論是否讓你對水耕和魚菜共生有了不同的見解? 歡迎在本文下方或粉專貼文上與我們分享你對這兩者個看法!